目前六大環境議題包含氣漏環境變遷、氣候變遷調適、水及海洋資源的永續性及保育、轉型循環經濟、汙染防禦與控制、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保護。這六大議題會是決定經濟活動的主要標準來源,企業必須在這六大環境議題之下去做揭露,讓每個經濟活動擁有清楚且有責任的生產和消費模式,達到永續的基本標準,也就自然地會減少環境壓力。
經濟三大關鍵政策 : 永續金融、碳邊境調整機制、碳定價與碳權
國際綠色新政下,經濟三大關鍵政策 : 永續金融、碳邊境調整機制、碳定價與碳權。其中以永續金融的推動最為困難,原因在於以目前減碳成本這麼高的情況下,我們無法按照原有的經濟活動進行減碳,因為有太多的經濟活動是需要轉型。因此,歐盟已將七年的預算投入永續金融的規劃,然而為防止企業漂綠,並保護投資者和消費者,歐盟規定以永續分類標準界定永續活動範圍,提供投資人與金融機構以量化資訊,判斷經濟活動是否永續的標準,並將資金引導至永續經濟活動。也就是說,企業只有在達到永續經濟活動的高標準,才能拿到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
永續金融是實現環境永續的關鍵。國際上要求所有金融機構遵守綠色金融原則,包含赤道原則、責任投資原則、永續保險原則。按歐盟永續分類標準,要求資金僅能導入幾個重要的經濟活動,主要分成三個重點經濟活動,一是本身為低碳之經濟活動,是穩定且長期的標準,例如碳捕捉技術、直接零碳排交通;二是對2050年淨零碳排有貢獻的活動,但尚未達到相當水準,須定期檢視並滾動式修正,例如建築物裝修、車輛排放<50gCO2/km以下;三是促進上述淨零目標的支持性活動,例如再生能源設備、支持低碳之基礎設施布建。
碳邊境調整機制全球化趨勢銳不可擋
此外,影響全球經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將於2026年1月1日全面實施,所有決策和準備工作必須在2025年前全部完成,而今年2022年我們必須先做好碳盤查,而且碳邊境調整機制未來將會全球化,有很多原先反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的國家後來也逐步跟進,因為供應鏈的連帶影響促使各個國家開始思考建置這樣的機制。
碳邊境調整機制可能成本=出口量*產品單位生產含碳量*碳定價。簡單來說,就是從了解產品的含碳量和日前的碳定價,去計算企業在面臨碳邊境調整所要承受的負擔。以我國鋼鐵業的試算為例,依據環保署企業盤查資料,加上鋼鐵業產品有較高的含碳量,以致可能的平均負擔成本將佔出口值比例為1.82%-13.97%,由此可見, CBAM產業衝擊以高碳排放,出口量大的企業為主,且以鋼鐵業的衝擊最為顯著。因此,在碳邊境調整機制下,對我國產業將是全面性衝擊,對於出口依賴甚重的我國而言,有需要做出及時因應準備以避免未來國際市場競爭力下滑。
最後,綠色經濟研究中心溫麗琪主任向企業提出三點建議 : 一、盤點量測 二、資訊揭露 三、建置目標策略。其中最重要在於企業如何做出對的決策,對的決策將有80%的機率決定你的經濟活動的永續與否,而剩下20%機會在未來國際趨勢下產生的新興碳交易市場,這部分將會補足企業最後的需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