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討論度很高的「碳淨零」其實並非一個新名詞,而是早在進入21世紀初期國際組織便已提出減碳議題,根據IEA於2011年的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的總碳排量為21 Gt(約莫10的9次方噸的CO2),根據溫室氣體排放基線模擬,未來可能會達到57 Gt的排放量,然而2050年的碳排目標為14 Gt。若要達成2050目標值,需減少將近75%的碳量,因此,未來減碳策略不單單只是技術層面突破,更重要的在於企業的能源轉型與策略布局。
目前全球的減碳方向恐無法達成2050碳淨零
這十年來,國際上已經有相當多的政策與執行方式,且過程中政府亦提出許多施策,但根據IEA於2020年揭露的全球碳排放報告,一年的碳排放量卻是持續增加的數據,目前已增加至33 Gt,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來自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量提升,因此勢必造成更多的碳排放量,而目前全球的減碳方向在於效率改善以及強度提升,否則2050年根本無法達到減碳的效果。
對於這十年來趨勢的改變,有兩大因素影響了現在的減碳方向。一是CCS的補碳技術,2011年的減碳報告中,有19%的高佔比為其中的減碳來源,但到了2020年卻僅剩9%,原因在於CCUS的儲碳遇到了很大的技術瓶頸。再者,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視,2011年的減碳報告中有17%的佔比,到了2020年增加到32%,近乎兩倍的成長量,也因此,未來在碳淨零規劃上,再生能源的開發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舉例來說,太陽能在未來十年需增加630Gt的發電量,風力發電則需增加630Gt,而電動車的普及率從2020到2030年需有18倍的成長。從技術層面來看,到2030年之前以既有的技術發展佔大宗,但若要在2050年達成碳淨零的目標,除了持續發展既有技術,將會更需要擁有更創新的減碳技術。而在那之前,創新的部分須著重在策略發展,進而推動技術研發。
台灣預估2030年僅有7%的減碳量,能源轉型成為一大挑戰
回到台灣來看,台灣預計在2030年整體經濟成長將會成長40%,但以現有的措施來看,再加上目前台灣擁有的再生能源的資源其實非常不足,2030年能源預計僅能減少7%。根據109年經濟部能源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台灣的能源供給結構以97.8%為進口能源,2.2%為自產能源,這也實實在在的影響著我們節能減碳政策的制定方向。另外,在排碳的能源別來看,電力的使用佔30.4%,而石油產品則佔了51.9%,所以我們在講的淨零碳排,不應只將重心放於電力問題,比電力還造成更多碳排的問題的石油產品也必須探討。
另一個窒礙難行的因素在於「容量」,「容量」簡單來說,就是投入資源後,最後會得到多少發電量的影響因素,而目前台灣主要發電來源的火力和核能發電場的容量因素相較於太陽能與風力發電要高很多,因此,若未來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技術,能源轉換的效率將會是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如何提升轉換效率、減少能量浪費會是台灣需突破的技術門檻。
碳稅、碳價、碳交易,可能成為企業存續30年的關鍵
另外,台灣在這樣的困境之中仍存在著可能性,對於企業來說,該思考的是在未來20、30年,我的企業能否生存下來、該怎麼生存,像是低碳產品設計、擴大能源效率、發展再生能源、工藝和材料創新、碳清除的策略發展,其中產品會是最為急迫的選項,須率先做碳足跡的追蹤,因為未來將會面對碳稅、碳價、碳交易的挑戰,衍生新的營利模式,而在此同時,當前的技術發展其實還不夠快,所以經營策略需要更創新的突破。以特斯拉為例,因為發展電動汽車,所以預估未來特斯拉在碳權交易上的營利是逐年增加的,所以若你的產品是低碳或無碳設計,在金融與財務的操作上,碳交易會是另一個很大的獲利來源。
到2050年,仍存在著許多的變數,但也需要有這樣的高目標,才能帶動企業一起行動,現實層面也確實面臨到很大的技術瓶頸,而在這種狀況下,台灣甚至缺少資源,也因此我們需要創新的策略,讓企業可以持續存活30年,這應該是台灣目前在淨零碳排的規劃上應該要優先去探討的。
Comments